乌徒帮技术范儿玩遍IT域名空间 › 最后,我还是放弃AWS选择了linode

最后,我还是放弃AWS选择了linode

分类:域名空间 标签:,,

我搭建在恒创主机VPS上的两个站在这次攻击中遭受严重的损失,由于服务商之间的恶意攻击,导致恒创主机所有在香港的主机、VPS全部瘫痪,不幸的是,我所购买的所有方案都是香港的,包括主机和VPS。

于是我又开始了物色其他主机商的action,原本使用阿里云我挺满意的,但是近期阿里云的服务器老是卡机,我必须登陆到后台重启服务器,才能恢复正常,而且国内服务器厂商推广非常讨厌,各种威逼利诱,动不动就收到短信。最终,我决定物色其他的主机商。首先想到的是亚马逊的AWS。

亚马逊AWS接触体验

亚马逊应该是目前实际上云服务商中最最知名的,早就听闻了它的云服务器业务,和阿里云的差不多,就是可以自己搭建自己的云服务器。

注册亚马逊AWS账号之后,就开始研究它的收费规则。

亚马逊的AWS拥有免费一年的套餐,而且实际上所有的用户都可以一直享受这些免费套餐。但是免费套餐仅提供最基本的资源,比如EC2,相当于阿里云的ECS,也是提供云服务器,而且它是提供可选的免费套餐的,但是这个免费套餐并不能满足一般的网站需求,它包括:

  • 750h运行时长,如果仅创建一个实例,那么这个实例将按$0/h对运行进行收费。可能你觉得奇怪,运行也要收费?什么道理?如果你用过新浪的SAE,或许应该能理解这一点,也就是一个实例只要在运行,占用了云资源,就应该按照时长进行收费。
  • 最多30G硬盘空间,选择固定的套餐才有
  • 流入流出各15G每月,15G仅够一个小网站一个月的运转

而超出上面套餐的其他服务,将进行收费,包括但不限于:

  • 收费系统或软件
  • I/O
  • 超出部分流量

AWS除了EC2,还有S3(云存储)、RDS(关系型数据库)等免费套餐,结构也和EC2类似,提供最基础的免费容量,超出或启用付费,则需要收费。

在研究了亚马逊的收费策略和营销策略之后,我最终还是放弃了AWS。

首先,亚马逊的收费策略是先免费,然后偏高价格。比如如果我开始使用AWS,会发现刚开始是免费的,而且机器性能很好,速度快,于是决定全部依托AWS去建设,但是最终会发现超出免费套餐会很快,超出之后会花掉比其他服务商价格高很多的钱。

注册使用AWS要求绑定信用卡,第一次开通服务时,会扣除1美元作为身份认证和储备金。而如果超出免费套餐中的流量或I/O时,会自动扣除超出部分的前(美元),而无需信用卡密码或确认。这就会出现一个非常不愿意被看到的现象,就是竞争对手恶意刷流量和I/O,导致信用卡透支,甚至欠费停机。曾经就有一个小伙儿在短短一天内,被花掉5400美刀。

其次,AWS的架构模式要求更高的技术门槛,维护起来难度更大。为什么这么说?由于在上一家公司架构过公司的服务端,所以知道云服务器、RDS、云存储、CDN、KV数据库等应该怎么去布局,而AWS其实也是这样的一种策略。AWS的免费套餐中,不仅包括EC2,也包括S3和RDS,这就是希望架构师们充分利用这些服务,把不同的服务分开来,而非自己通过服务器去自己搭建。

当然,从企业云端架构而已,这是正确的。但是就我个人的需求而已,由于我更多的是个人网站的搭建,并没有必要将自己的“网站代码放在EC2,数据库放在RDS,文件放在S3”这样的需求。对于我来说,将所有的代码和文件按照wordpress原始的结构存放更符合我的需要。

最后,AWS主要面向企业用户,并不适合个人。这一点从价格的定位就可以看出来。除了高昂的价格,强大的计算能力也是这一点的反映。对于个人网站而已,无论这个网站流量多么大,要求的首先是稳定,其次是性价比。AWS明显不是这样,固然AWS的服务都很稳定,但是稳定根本不是AWS想要作为资本的条件,强大的运算能力才是。

对于企业而言,其实更多的是把AWS作为云端的运算工具,而非直接面向用户的服务。举个例子,一家金融公司,并不会将自己的服务全部丢到AWS上,金融公司的资料还是具备机密性的,大部分公司即使在AWS绝对安全的情况下,也不愿意把自己的核心资源直接放在AWS上。那么这家金融公司怎么利用AWS呢?金融公司具有极其丰富的数据,而要在数据中进行挖掘和计算,需要非常优秀的硬软条件支持,可是金融公司本身不是技术公司,常常会在环境硬软上陷入瓶颈。这个时候使用AWS作为云端计算工具就很好,比如在公司自己的服务器上面放一段代码,去计算某年某基金的所有流入流出,就很耗资源,公司自己的服务器可能要把内存、CPU配到顶配,而且还要有专人值守,但是还是有可能遇上访问量大时突然顶不住的情况,但是如果把这一部分运算放在AWS,那么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了,AWS云计算能力不仅可以抗住硬软需求,而且速度快,交互方便。

其实到最后,说来说去,还是AWS的价格吓退了我。

入手Linode全过程

在放弃AWS之后,我就开始物色其他VPS,就算被扣1美元,也无所谓了。这个时候我想到了Linode,这个几乎被所有博客主推荐过的服务器运营商。不过和AWS一样,Linode也需要绑定具备美元支付功能的信用卡,而且和AWS一样,自动扣费,不需要在邦卡后再次经过卡主同意。但考虑到美国公司的正规信,以及美国法律的严谨性,便毫不犹豫的提供了自己的信用卡信息,并划走$5准备金。

注册和购买

注册完Linode账号,绑定信用卡,填写完个人信息,就开始购买Linode。Linode的套餐和收费都很奇怪。

Linode的套餐以提供的硬盘数据存储空间命名,比如24G硬盘的,就叫“2048”套餐。但是所有套餐里面,只提供了硬盘、CPU核数、流量这三个数据,没有提供内存数据。据称,linode的内存和CPU都是共享的。

更奇怪的是linode的收费,每一个套餐下面都有一个价格参考,类似“.015/hr to $10/mo”。这是什么意思?其实这是linode新的收费模式,一些老的linode教程中并没有出现这个,而是让用户选择是日付还是月付还是年付,现在所有的linode套餐都是这种模式:按每小时0.015美元计费,每个月(套餐内)超出10美元的话就只收10美元。这种收费方式非常灵活,你可以先按照每个小时的收费来计算自己的使用情况,这也让脑洞大的用户产生了新的想法,比如需要一个VPN的时候,创建一个linode实例,用完之后,把这个实例删除掉,那么只会按小时收费,可能只收一个小时的钱。但是如果是建网站的话,一个月必然永久运行,所以也就收10美元,按照汇率,价格其实还是不算高的,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。

服务器build

购买好实例之后,需要点击这个实例,在实例操作面板运行rebuild,选择操作系统进行安装。安装好之后才能boot。

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,可以把rebuild当做是重装系统操作。装好系统之后,按照我们以前的步骤连接到VPS上,安装LNMP环境即可。

Linode的使用体验

从网上的反馈来看,Linode的服务特别稳定,据称可以99%在线,目前还没有体会到,不知道后期是否真如众人所述。

我购买的是Fremont的服务器,从速度上看感觉OK,虽然京东的机房比较抢手,但是使用的人多了,而且国内很多人申请,很有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可描述的问题,所以在速度可以忍受的基础上,选择Fremont并不吃亏,再加上免费的CDN,完全可以解决速度问题。

目前比较担心的,就是后期多放几个网站以后,流量和性能问题。

但是从功能和扩展性上讲,linode确实有点让人担心,如果网站发展壮大,当前套餐无法满足的情况下,不知是否可以实现升级。

已有2条评论 快速评论
  1. 否子戈 #5793楼 回复给@5787楼 2016/10/05 16:14:59 回复

    无聊更新一下网站而已。
    服务器评测有专门的网站去做,我就不掺和了。

  2. Asiaidc.net #5787楼 2016/09/28 17:41:09 回复

    现在的网络攻击的确变得越来越频繁了,我看群里很多人都专门做这门营生了,真的很难理解怎么都退化成这个样子了。。。
    看完本文发觉博主对国内外主机还是挺有研究的。我做的国内的服务器代理这块,用的是景安的VPS,希望博主以后有机会也能客观测评对比下它的优缺点,以好有机会多多改进!

填写个人信息,赶快回复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