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60与腾讯对决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,此前我已经发文,坦明两者之间的争夺绝对不会就此结束。很凑巧的是4月18日日,奇虎360公司针对腾讯公司发起的反垄断诉讼在广东省高院开庭公开审理。第二轮3Q大战再度爆发,不过这一次,场面更大更专业,不仅双方同时起诉,审理机构都是高级法院,而且双方聘请有资历的专家,在论战中争锋相对,“每一个环节都会是关键。”
3Q矛盾深积,大战势在必行 ↑
2010年11月3Q大战期间,全国用户都受到影响,这充分证明了两家公司在市场占有和影响上的重要地位。双方从口水战演变为软件恶意屏蔽,最后互不兼容,这严重影响了互联网的公平开放,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使用,最后在工信部出面情况下,双方罢手。
大战之后,360方面没有停止过对QQ的讨伐,周鸿祎在各个场合都指责腾讯垄断和模仿,导致中国互联网无法创新。腾讯方面并有做太多的回应,除了赔了一些款,模仿继续。从本次审理的情况看,腾讯暗地里早为此做了准备。从聘任的专家来看,腾讯方面也比360方面更大牌,最终局面还很难说。
这一案件的审理有很大难度 ↑
而根据庭审审判长所总结的本案焦点,主要在四个焦点上面:一是相关市场该如何界定?二是被告是否具备市场支配地位?三是被告是否滥用了该支配地位?四是如果腾讯滥用支配地位成立,应承担什么民事责任?
这是法律上的一些矛盾点,国内互联网方面的法律并不完善,很多行为必须引用其他法律的相关叙述,但毕竟存在差异,律师可以有不同的理解。而对于这一场辩论,还会出现一些意外的花絮。由于涉及到很多互联网运营及模式,双方的陈述涉及到很多英文词汇、专业术语,这给法官、相关法律工作者在理解和判断上都带来了一些困难。在双方陈述中,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特点、现状、趋势均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与阐述,吸引了不少旁听听众。据审判长介绍,“由于本案的高新技术特色,一些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也来到了庭审现场旁听”。
事实上,互联网行业独特的模式,让这场官司很难像传统行业那样来界定。吸引用户,靠第三方获利,“双边市场”的模式如何来判定对错?
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杨东向记者表示,对学术界来说,有这样的案件出现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材、案例,具有很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,对于推动我国互联网企业规范发展,对于我国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,对于全社会树立传播竞争思想、培育竞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。
但同时,他也谈到,从法律的角度,现在还很难说,不过到底谁胜谁败并不重要,关键是从反垄断法实施的角度来说,案例本身在法律上具有重要意义。